新闻中心

之江潮涌 奋楫争先(前沿观察·挑大梁 看担当)

作者: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浏览次数:5

丽水经开区投资促进部干部赴企调研。徐新贤摄

乐清市清江镇北塘村村干部勘察乡村融合发展项目。林新嫣摄

在浙江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,发往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首发班列开行。吕 斌摄

  今年上半年,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,同比增长5.8%。

  作为制造业大省、开放大省,浙江在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,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。成绩背后,是浙江省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、勇立潮头,弘扬忠诚干、务实干、担当干、创新干、团结干、廉洁干的作风,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担当作为、搏浪前行。

  攻  坚

  “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突破”

  困难和挑战是磨刀石,既能检验干部,也能磨炼干部。

  义乌,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。今年以来,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让一些人难免担忧:义乌的商家还好吗?

  “我们做生意的常说,信心比黄金更珍贵。党委政府给了我们信心,我们创新产品、做强品牌、扩大销路,生意自然越做越好。”在义乌国际商贸城,伞具经营户张吉英笑着说。

  信心绝非凭空而来。商贸城的商户发现,今年以来,来市场蹲点调研的干部多了,面向商户举办的政策解读和专业培训多了,党委政府出台的助企惠企政策多了。

  义乌市商务局副局长方建新是商贸城的“常客”。面对关税“大棒”,方建新从一开始就提出:“全力做好服务保障,绝不落下一家企业!”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,他和同事研究创建了五色预警机制,对全市涉美外贸型企业动态监测、精准分类。

  依托监测情况,义乌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市管干部走访企业,推动设立2亿元应急周转资金池,全面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,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。

  既要为企业纾困解难,也要想方设法扩通道、稳订单。“我们一方面深化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,大力培育集拼组货企业,不断放大‘市场采购+集拼’优势;一方面深入推进小商品‘品牌出海’行动。”方建新说。

  干部好作风,激发新活力。今年上半年,义乌市货物出口总额达3586亿元,同比增长24.6%。

  哪里有困难挑战,干部人才资源就调配保障到哪里。浙江针对国际经贸斗争复杂形势,制定出台发挥组织职能服务保障外经贸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,统筹干部人才资源为企服务,同时加强外贸重点地方、重点部门、重点国有企业班子配备。

  7月18日,一架从北京出发的班机载着首批149位旅客在丽水机场跑道上平稳降落。机上旅客不约而同鼓掌欢呼,庆祝丽水机场正式通航。

  作为149位旅客之一,陈妙根湿了眼眶。自飞机开始降落起,他就目不转睛盯着窗外,心里默念:转过这道弯,就要离开主航路了;看到这些层峦叠嶂的山峰,跑道就在前方了……

  陈妙根是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,此前担任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。从丽水机场论证审批、落地建设开始,他就扎根在建设项目一线,一干就是14年。

  作为华东第一高边坡机场,丽水机场建设任务重、技术要求高,不断遇到新的难题。陈妙根说:“关关难过关关过,无非是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突破,一锤接着一锤敲。”

  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门口,12个大字赫然醒目: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怕难、不怕险。“指挥部的干部都是各单位选派的精干力量,专业能力很强,攻坚克难的韧劲很足。”指挥部总指挥郑力平说,“大家日复一日地坚守和拼搏,机场工程才得以圆梦。”

  创  新

  “大胆地闯、坚决地干”

  创新,浙江改革发展的关键词。勇担使命、勇立潮头,考验党员干部“吃改革饭、走开放路、打创新牌”的能力水平。面对新征程新使命,浙江对建设创新浙江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全面部署,创新发展在全省各地形成蓬勃之势。

  浙西南革命老区,资源禀赋、发展基础不同于杭州、宁波等地,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?丽水抓住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窗口机遇,用好生态环境优势,“无中生有”打造以关键材料为核心的特色半导体产业链。

  链条“从0到1”,项目招引是关键。丽水市生产力和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应刚秋坦言,最初的招商引资并不容易,“有人质疑我们搞半导体没经验,也有人担心蓝图落不了地”。

  怎么办?应刚秋从学习破题,向书本学习、向专家请教、向企业问计,“得让自己从半导体领域的‘门外汉’变成‘百事通’,再大胆地闯、坚决地干,干出一番新天地”。他一家一家企业去谈,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,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了,产业氛围起来了,招商也越来越顺了。

  “公司落户丽水,正是看中了当地干部的懂行和诚意。”同创(丽水)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桂鹏说,得益于政策优惠、服务高效,发展比想象中还要快,“‘一项目一方案’一揽子专业服务和要素保障,让公司实现了百天内厂房结顶、一年内建成投产”。

  推动产业“从无到有、由小变强”,丽水经开区党员干部在各领域不断开拓创新——

  大型项目落地难度较大,就分别招商芯片材料公司、封装测试公司、应用公司等“小而精”的项目,引进单个企业,再通过上下游产业吸附形成产业集群;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,由“链长”抓区域产业链政策制定、重大项目招商和协同发展,“院长”抓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,“校长”抓专业技术人才培养,“行长”抓金融资金服务……

  “产业发展壮大,对干部在服务企业、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。我们积极走出去,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就产业模式、发展方向等互学互鉴,不断增强本领。”丽水经开区党工委委员陈凤鸣说。

  改革创新、敢闯敢试,体现在党员干部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的日常工作中。

  在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镇党委书记盖军的办公桌上,放着一沓问题清单,按工业用地、企业培育、文旅卫教等分门别类,并根据处理进度进行四色预警。“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答复,能解决的就尽力解决。”这是盖军对自己的基本要求。然而,如何解题考验智慧方法。

  “厂房只有一层,存储空间不够,发展就得受限。”了解到温州奔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面临的难题,盖军带队上门服务,最终帮助企业通过“空间换地”政策,将厂房加盖到4层。近年来,镇里通过“工业上楼”,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。

  万全镇集聚了大量企业,外来务工人员多,如何让他们来得安心、住得放心?镇里建起出租房管理中心,采用“统租统管集成”服务模式,全镇出租房统一登记、统一管理,符合要求再统一出租。同时,打造新居民服务驿站等便民平台,让新居民融得进、过得好。

  “眼下,传统企业的工序升级,迫切需要技术和人才支持;布局新兴产业,我们计划依托现有企业,引导和帮助他们转型做高端产品、走关联高端赛道。”盖军说,“桩桩件件的工作,都要求我们改革创新、大胆探索。”

  为  民

  “共同富裕,一个都不能少”

  今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。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城乡融合发展,一体做好“强城”“兴村”“融合”三篇文章,持续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亟须党员干部积极探索经验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

  走进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,农创客的欢笑声与直播间里的叫卖声交织,青石板路上满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。

  曾经无山水资源、无名人资源、无产业资源的“三无村”如何发展为和美村庄?在李祖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方豪龙看来,村里发展秘诀有两点:乘着“千万工程”的东风,不断提升村庄发展的软硬件;引入职业经理人运营模式,把青年创客变成发展资源。

  年轻人来了,活力随之而来。从经营农场开办亲子课堂,到打造“村咖”、美食街,再到开设扎染、陶艺等手工作坊,在农创客带动下,许多村民也加入创业热潮。

  “李祖村正在不断迭代升级,就像年轻人一样,还有很大成长空间。”方豪龙说。2024年,后宅街道牵头成立大李祖共富联盟,用3条旅游线路将周边8个村庄串珠成链。联盟鼓励村民围绕“我们有什么”“村里需要什么”“能给‘大李祖’带来什么”等问题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。9个村村干部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形成每周“面对面”协商机制,共同讨论合作项目的可行性。如今,“大李祖”区域内81个特色项目正在稳步推进。

  攥指成拳,不止于村与村之间的联合。近年来,乐清市对重点村社实行“提级支持、提级服务”,建立“联乡市领导领衔、党建联建统筹、职能部门下沉”的工作机制,各级党委政府形成合力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清江镇北塘村,便是受益于这一机制的生动范本。

  北塘村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:原来每公斤20元的草莓常常卖不完,如今卖到每公斤120元还供不应求,种一亩地的草莓能有两三万元收入,收益比过去翻了10倍!

  转变,源于集体规划、科学种植、品牌赋能。前些年,北塘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苏德生带领村两委干部广泛调研,将草莓种植作为村里产业发展方向。村里成立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,注册“北塘果蔬”系列商标,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全省首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,良种引进、高效种植、精深加工,先后打造出北塘草莓、火龙果、甜橘柚等“明星产品”,培育起集果蔬采摘、生态果饮、特色餐饮、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。

  “村里的发展,得感谢各级干部的全力支持。”指着去年开业的“鲜北塘”三鲜面旗舰店,苏德生说,“这里原本是农业配套设施用地,从前期的土地性质变更审批,到后期的消防验收、主体结构验收,需经过多个环节。多亏市里、镇里干部给我们送政策、跑审批,沟通协调各相关部门,项目才得以高效落地。”

  “共同富裕,一个都不能少。”清江镇党委书记张亚平说,“我们以北塘村为重点推动北塘‘花果飘香’片区组团发展,形成‘一村一特色、多业共繁荣’差异化布局,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。”

  从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、大余村研文旅协同发展到大李祖共富联盟抱团发展、大塔后片区多产业联动发展……当下,浙江党员干部以富民为目标,不断探索“重点村+周边村”组团联动发展模式,推动实现强村带弱村、先富带后富、区域共同富。

 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要抓住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。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浙江牢固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,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,开展“持正确政绩观、建为民新业绩”行动,推出评选表彰担当作为好干部、完善综合考核办法、优化用好职务职级并行政策等系列务实举措,形成“干部为事业担当、组织为干部担当”的良性互动,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、实干争先,坚决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责任担当。


电话咨询
  • 电话沟通
  • 0731-82768989
微信咨询
扫一扫 联系我们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88886666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